艺考网在线教育 > 高校库 >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高教自考
考生轻信“承诺” 空乘美梦恐成空
张宏(化名)的学生证显示:他所学专业为航空服务管理,学制四年,入学日期为2011年9月,照片盖有“北京物资学院”的钢印;但他在学信网上的学籍信息显示:专业为人力资源管理,学制2.5年,层次为专科。
还没经过高考,高三学生王羽(化名)却已开始了大学生活。4月的一天晚上,在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的一间男生宿舍里,王羽正与几个同样是中学生的“大学生”聊天。
他们并不是北京邮电大学的学生。这些“大学生”的专业都与空中乘务有关,就读学校全称叫“北京电影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教育教学部”(以下简称“北影职教部”),与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仅一条马路之隔。
“我们不需要高考,但今年10月要参加成人高考获得学籍,毕业后是本科学历,学校会面向各大航空公司推荐工作。”王羽说。
入学无需高考,毕业推荐工作,这无疑是一条“看上去很美”的求学之路。笔者调查发现,北京近十所高校的“教学部”都声称可以不经过高考招收空乘专业的学生。
然而,根据教育部今年5月公布的《2013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名单》,上述独立发布招生简章的教学部,均不在该名单之列。
无需高考提前上“航空院校”
今年年初,王羽意外地发现一个“招生圈子”:11所大学,都位于北京,都开设空乘专业,入学都依据面试结果,都承诺毕业推荐工作。这当中不乏“211”、“985”院校。
在南方某省念高中的王羽学习成绩平平,自认为只能考上三本院校。一次闲聊时,王羽听同学谈起空乘专业,他上网搜索招生信息,这才发现一系列“航空院校”。
随后,王羽在一家网站填写了个人资料。令他没想到的是,有好几所北京的高校打来电话。“对方询问了我的身体条件,说符合要求,如果现在入学,主要参考面试结果;但如果是高考后入学,就要依据高考分数了。”他说,有的学校还邀请他来京参观。
在北京市大兴区林校北路,王羽参观了北京物资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大兴教学部(以下简称“北物资大兴教学部”)。他很快发现,那儿的校园是4所大学共用的,“感觉像个培训机构”。
经历某大学失败的面试后,王羽最终被北影职教部国际空乘专业录取。他在北影职教部校内参加的那场面试时长约15分钟,包括中英文自我介绍、才艺展示、综合知识问答等环节,当场宣布录取结果。“据说,考官是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员”。
于是,当同学还在备战高考时,3月初,王羽提前上了大学。截至5月初,近100名新生陆续前来报到,有的学生甚至还在读初三。
“第一学年要交给学校3.9万元,第二学年3.5万元,第三、第四学年大约每年1万多。”王羽说,他与学校签订了入学协议,校方承诺毕业后向各航空公司推荐工作。
目前,王羽正在复习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课程。因为按北影职教部的通知,学生要参加10月举行的成人高考,通过就可注册国家承认的成教本科学籍。他还被告知,满分450分的考试只需要考100多分就可以通过。
王羽不知道的是,这样一场成人高考,曾让北物资大兴教学部航空服务管理专业2011级学生张宏(化名)发现一个秘密——在他的准考证上,“报考专业”一栏印的是“人力资源管理”,而非“航空服务管理”。
“但考完试,学校就把准考证收回去了。”张宏说。
张宏告诉笔者,在后来参加一家航空公司面试前,老师又嘱咐他们:报名表的专业也要填“人力资源管理”。老师对此的解释是,“航空服务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方向。
自己到底学的是什么专业?这成为张宏心中的一个疑问。今年4月,他打开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教育部唯一指定的高等教育学历查询网站,以下简称“学信网”),查询结果让他有点意外。
学信网的信息系统显示,张宏所学专业是“人力资源管理”,学制2.5年,2012年3月入学。但在学生证上,他的专业是“航空服务管理”,学制4年,入学时间是2011年9月。学生证上盖的钢印是“北京物资学院”。
笔者发现,在学信网的系统中,张宏的学习形式、层次分别是业余、专科,学籍照片为空白。而张宏显然属于全脱产的学生,毕业后的学历是成教本科。
根据我国学籍管理的规定,学籍信息应以学信网的注册信息为准。
“爸妈不懂报考,家里条件也允许,加之学校承诺可推荐工作,我就没去已被录取的那所三本院校。”张宏回忆道,当年高考结束后,多所北京高校的招生电话也接踵而来——这恰恰发生在他给空乘招生网站留了信息之后。
一些空乘招生网站可通过学校官方网站直接进入
一名自称北物资受害学生的网友向笔者提供了一份21家空乘招生网站的清单:不同的网站上提到了近十所相同的“航空院校”。
笔者登录了“育路教育网”。点击首页“高校招生”链接,浏览器标题即变为“高考计划外招生信息网”。该页面左侧是招考资讯,中侧分航空院校招生、护理专业招生等4个栏目,其中“航空院校招生”列举了北京物资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15所高校。
蹊跷的是,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之外,上述北京高校官方网站的“院系设置”栏目中,均未提及已开设航空相关专业。
而在育路教育网的“招生问答”栏目,当有人询问某省高考录取分数线时,客服回复:“我们这边是北京计划外招生的办公室,不是统招的,所以不了解统招的情况……”
还有网友询问,不参加高考能否上大学?客服的答复是:“如果不参加高考,也可以上咱们北京某某大学(一所民办大学——笔者注)自主招生相关专业。”
笔者注意到,类似的信息中介网站还包括北京高校招生网、搜客空乘网、空乘招生网等,所提及高校同样为北京物资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据统计,至少5家信息中介网站的页底版权声明为“北京五洲树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此外,一些空乘招生网站还可以通过学校官方网站直接进入。
笔者登录北京物资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官网发现,网站首页右侧醒目位置即有“大兴教学部”的链接。进入之后,页面浮动着蓝底广告:“国家公办二本院校……业内誉名为空乘专业院校中的‘清华、北大’,航空公司在校直招,入学即为‘准空乘’!”
与此同时,浏览器标题变成了:“北京物资学院航空专业-2012年空姐招生(官方网)、空哥招生、空乘招生、海乘招生、酒店招生、飞行员招生”。
该网站《招生简章》介绍了“航空服务管理”等8个航空、酒店、海乘类专业,称学生毕业后“既可以取得国家承认的成教学历,同时还可取得国家承认的自学考试学历文凭”。简章未明确相应层次为本科或专科。
不过,简章在“文凭及相关证书”章节中附了一张“学士学位证书”样图。按照现行教育体系,只有本科学历才能授予学士学位。简章还补充,上述学历是“英语或管理类专业(航空方向)”。
根据张宏的学信网信息,他的专业为“人力资源管理”,层次反而是专科。
除了上述两类招生网站,笔者还发现了一类“山寨版官网”:两家网站均自称是“北京电影学院航空专业(官方网)”,页面内容完全相同,且均称学校地址在“北京市昌平区温都水城火炬广场北街1号”。
唯一的区别在于,一家网站页底版权声明为“北京五洲树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另一家未提及版权所有人。这两家网站都无法在北京电影学院官网找到相应链接进入。
笔者发现,在空乘招生网站多次出现的“五洲树人”公司注册于北京市昌平区,经营范围为:“教育咨询(不含中介服务);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销售日用品、五金交电、文化用品、体育用品”。
为核实王羽、张宏等学生的说法,4月中旬,笔者在育路教育网填写个人信息,“报考”北京物资学院。次日起,自称北京物资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北京文理研修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北京东方大学等近十所高校的空乘招生电话陆续打来,并称可到学校实地查看。
截至笔者发稿前,自称四川外语学院、南昌航空大学等非北京高校的电话仍然陆续打来,招生模式与北京高校几乎一样。
笔者对比后发现,这些“航空院校”均在信息中介网站的名单之列。
均承诺先入学后考试、毕业推荐工作
正如王羽、张宏等学生介绍的,所有打来电话或见面咨询的招生工作人员,都向笔者作出了“先入学后考试”、“毕业推荐工作”的承诺。
4月中旬,笔者以“咨询报考事宜”的名义,来到王羽就读的北影职教部。该校的地址正是招生网站上显示的“北京市昌平区温都水城火炬广场北街1号”。校内唯一显眼的建筑是一栋五层小楼,其中,一楼分别有“招生办”和“航空招生办”,五楼则是空乘专业的教室。
在招生办,笔者私下询问一名协助接待的学生:“考多少分可以读空乘专业?”该生思考两秒后回答:“这个问题可以先忽略。”
几分钟后,一名男子进门,得知来意后便把笔者请进隔壁的航空招生办。笔者进入办公室时,有一名女生正在交钱。一名自称“廖老师”的男子告诉笔者,该女生来自浙江,是一名初中应届毕业生,今天刚到北京办入学手续,待会儿就要回浙江收拾行李再来京报到。
廖老师表示,空乘专业属于自主招生,性质是成教本科。每年招生分春秋两季,春季招生无需高考成绩,学校面试合格后可直接上大学。但若高考之后报名,则属秋季招生,需依高考成绩从高到低录取。
“学生入学之后,10月要参加成人高考获得学籍,考150分(满分450分)就可以了。如果分数不够,我们还可以给你降分录取。”廖老师强调,非本校的考生,无法报考空乘专业。
他承认,4年之后,毕业证上印的专业的确不是空乘,而是“工商管理”或“英语”。但这并不重要,因为航空公司招聘不太注重专业出身,只需具备相应学历。入学时学校还会和学生签订推荐工作的协议,“这协议不与航空公司签,而是与北京市总工会签的。”
交谈间隙,笔者看到了廖老师的答问记录本,其中咨询者近200人,年龄最小的出生于1997年。
临走前,廖老师赠送笔者一本招生手册,封底印有4个联系电话。“我们学校3天后就截止报名了。”他主动向笔者提起,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物资学院等高校都有开设空乘专业。
有趣的是,两天后,自称北影职教部一位女性工作人员按笔者在育路教育网登记的信息打来电话时,也表示报名时间“还剩3天”。
“自主招生”、“春季招生先入学后考试”、“秋季招生依据高考成绩”、“毕业推荐工作”……与北影职教部一样,笔者接到的以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等高校空乘专业名义打来的电话或面谈都“不约而同”地向笔者描述了上述模式。有的未明确提及成人高考事宜。
当笔者质疑为何接到众多大学的电话时,多所高校的解释再次“雷同”:“你曾在‘公益网站’咨询,留下了相关信息。现在这个专业都在进行招生,网站会把学生信息下发相关航空院校。”
至于教学部的性质,各高校给出的逻辑依旧相近:某某大学是老牌院校,继续教育学院是该校的教学机构,而我们是继续教育学院的一部分,最终毕业证书是某某大学的。
“空乘本专科学历”可能是空头支票
笔者调查发现,上述空乘教学部所承诺的所谓“空乘本专科学历”,很可能只是为了招揽生源而开出的一张空头支票。
在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所批准的专业并未提及空乘。空中乘务、航空服务等民航运输类专业,已于2004年被收录进《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
教育部2009年出台的《全国成人高校招生办法》规定:“各成人高校应在教育部已批准备案的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及高职高专专业目录范围内设置招生专业,其中高职高专专业目录不得用于设置本科招生专业。”
也就是说,无论成人高等教育或普通高等教育,空乘专业都只能在高职高专的学历层次内开设,不存在所谓本科层次。但北影、北物资等至少5所高校空乘专业招生人员向笔者承诺,毕业后可获得成教本科学历。
笔者还发现,经过一番“偷梁换柱”,空乘专业也会以专科的名义“无中生有”地出现在一些空乘教学部的招生计划中。
例如,北物资继续教育学院官网《2011年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计划总表》显示,该院招生总人数为770人,其中大兴教学部仅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一个专业,招100人,专业类别是“高起专(文理兼招)”,并注明“委托培养(不接受社会考生报名)”。
而在北物资大兴教学部官网“专业设置”栏目中,“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航空服务管理、航空预科、民航物流管理、民航旅游管理等8个专业,招生人数也变成640人。
此前,北京教育考试院发布《2012年北京市成人高校招生计划一览表》,北物资大兴教学部没有登记空乘专业的相关信息。
事实上,空乘教学部的一些做法早已被教育部明令禁止。2007年11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强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和办学秩序管理的通知》,重申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招生要统一以主办学校的名义统筹开展,不得以任何形式转移、下放招生录取的职责和权利。并且,不得以学校二级机构(院系)的名义发布招生章程和广告。
“严禁委托个人(包括在校教师和学生)或中介机构代理招生,严禁高等学校及其合作单位在成人高考录取之前,为招揽生源违规招收所谓‘免试生’、‘超前生’、‘进修生’等,搞所谓‘先上车后买票’。”上述《通知》特意强调了“两个严禁”。
《通知》还指出,对出现违法违规办学等情形的学校,应视情节严重程度依法予以限制招生、暂停招生、吊销办学许可证等处罚并向社会公布,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部分高校的空乘教学部显然违反了教育部的上述规定。这很可能是张宏等学生无法在学信网正常获得专业、学历等学籍注册信息的原因之一。
一位航空公司负责招聘的人士向笔者透露,目前空中乘务员招聘只需专科学历,专业不限,且绝大多数公司承认成教文凭。这意味着,空乘教学部只需颁发相应文凭,无论所注册专业是否“名副其实”,学生都可参加航空公司招聘。
“既然这样,你不妨自己去参加成人高考,学费每年才1000多元。毕业后一样能参加航空公司招聘。”去年从北物资大兴教学部退学的学生关云(化名)说。
不少学生依旧有着空乘梦。在王羽看来,他就读的北影职教部的乔姓院长“很有实力”,可为学生联系到航空公司等资源。另有学生推测,部分教学部可能有几个相同的“老板”。
笔者发现,一家注册于北京市海淀区的教育公司,其“教育研究院”院长与乔姓院长同名同姓。该公司法定代表人吴先生,姓名与北物资大兴教学部一位吴姓副院长相同。这位吴先生的名字,还出现在海淀区另一家人力资源顾问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一栏中。
这,真的只是一种巧合吗?
本报北京5月12日电
实习生 卢义杰 乔亚楠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5月13日 07 版)
信息来源:2013-05-13《中国青年报》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3-05/13/c_124699454.htm
部分高校教学部变成中介机构
别让继续教育成为贩卖文凭的通道
“一些所谓的教学部,本质上就是专门从事招生的中介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周光礼说,他发现,如今部分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与中介开展合作,常见模式即为中介出钱、大学出资质建立教学点或教学部,但是日常运营由中介主要负责。
在周光礼看来,虽然法律允许此类中介存在,可不少教学部“踩着法规红线”行事,“如果不踩红线的话,他们很难赚到钱。”
笔者调查即发现,北京11所高校教学点以“空乘本专科”的名义招生,并承诺毕业推荐工作。但事实上,按照现行规定,空乘专业仅存在于高职高专目录,校方“先入学后考试”的做法也违反成人高考的录取流程。
周光礼说,这种格局的产生与利益驱动有关。现今,一些高校继续教育学院招生较困难,而中介机构拥有经营多年的生源、营销渠道,甚至与部分中学的校长和教师保持联系。之于高校,这部分生源无疑是巨大的经济收入来源;之于中介,他们需要学校提供文凭。这种情形不仅在“空乘教学部”出现。
“为什么要‘先入学后考试’?因为学生交了钱,就不得不继续在那考试、上学。”周光礼认为,这是教学部之间抢生源的一种方法,“至于专业问题,对方的解释一定是‘某某专业是学校现有专业的一个方向’。”
担任高中毕业班班主任多年的江西教师刘珍华就遇到过类似中介。她回忆,在高中周边,这类成教、自考中介通常在高考前后出现。他们多宣称“不需高考成绩即可入学”,有的向学生发放宣传单,有的还私下向老师承诺事成之后给多少好处费。
“尤其是学习不太好的学生及其家长,听说这类信息,一着急,就很容易相信。”刘珍华说,她甚至遇见过,一些刚带毕业班的年轻教师主动利用上课时间向学生宣传此类院校,“这是年轻教师对高招骗局、学校性质并不了解,误以为这是一件好事。”
周光礼还发现,一些中介机构往往与多所院校保持合作关系。其中的“奥妙”在于,学生也许会对某个学校不满意,但中介若能提供多所高校备选,无疑能提高招生成功率,“反正到哪所高校,都能保证中介收入”。这很可能是学生在一家网站填写信息却接到多所高校来电的原因。
笔者注意到,教育部几乎每年发文规范高考招生工作,其中明确提及高校招生不得混淆成人高考、全日制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区别。然而,部分中介机构打这类擦边球的现象屡禁不止。
“为什么总是继续教育被‘利用’?因为普通高等教育没多大空子可钻。”周光礼说,在普通高等教育的招生框架内,不经过全国统一高考的学生无法取得学籍,而高考录取通知书须由各省市招生办公室核发。“招生办是省教育厅下属的教育行政机构,核发属政府行为。最后,各省还要将录取结果报教育部备案。”
近日,教育部公布的《2013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名单》,还明确了普通本科院校、高职(专科)院校、独立学院、分校办学点等4类2482所高校具备招生资格。
相较之下,成人高考从报名、考试到录取没有那么严格。笔者以“报考咨询”为由,询问北京市多所正规成人高校,部分高校的答复也是:可以先来上课,通过成人高考后再交学费并注册学籍,费用每学年千余元。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诞生于“文革”结束之后。彼时,国家百废待兴,人才出现了断层。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看来,成人高等教育在当时起到了很重要的补充作用。
周光礼说,这项在历史上曾发挥积极意义的制度,由于现今高校数量的剧增、招生规模扩大,其存在的合理性正逐渐减少。一些省份的成人教育学校相继改制或并入普通高校,即能看出这种趋势。
“由于部分学校对继续教育的管理不严格,有人将其称为‘贩卖文凭的通道’。”熊丙奇说,“本来继续教育是有价值的,但是变成贩卖文凭的通道,大家就不相信了。如果不加以规范,成人高考和自考都会面临信任危机。”
周光礼表示,任何制度都存在路径依赖现象,高校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会从现有制度中获得好处,成为阻碍改革的既得利益者。
面对部分继续教育的招生骗局,熊丙奇建议,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应要求高校公布招生性质等信息,避免不少机构利用家长的“不了解”来实施骗局。另一方面,国家应提供一定信息渠道,让家长有条件查证教学部资质,识破“空头承诺”。
周光礼还认为,既然一些教学点与继续教育学院存在委托代理关系,应由继续教育学院负责监管,但是目前对继续教育学院缺乏有效的问责机制。“按理说,如果发现继续教育学院违规委托教学点,或教学点发生违规,就应该对继续教育学院进行问责。”
实习生 卢义杰 乔亚楠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5月13日 07 版)
信息来源:2013-05-13《中国青年报》
http://zqb.cyol.com/html/2013-05/13/nw.D110000zgqnb_20130513_3-07.htm
“推荐工作协议”上的“乙方”不存在
对关云(化名)来说,当初咨询入学信息时,最吸引他的是学校可以出具“推荐工作协议”。
关云的家庭条件并不宽裕。在老家的父母只读过初中,靠种地、开小卖部谋生,每年收入约5万元。“第一年学费就算家里至今为止一半的积蓄了。”关云说,他读北京物资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大兴教学部(以下简称“北物资大兴教学部”)的目的,就是为了毕业后能尽快被安排工作。
但2012年下半年,他的首次航空公司面试以失败告终,“考官看几秒,就被刷了。”他的学长张宏(化名)也在4月下旬经历了一次速败的面试。面试由学校组织参加,张宏身着西装,与同组9名同学一起走入面试考场,不到10分钟就被淘汰了。
“某航(一家航空公司的简称——笔者注)虐我千百遍,我待某航如初恋。”同学们一边调侃着一边离开考场。这已是张宏第四次面试失利,不过他承认,此前确有几名同学通过航空公司面试,开始实习或工作。
尽管不知未来能否被推荐工作,张宏还是决定踏踏实实地学习,“已经读了两年,只差一年。留下来,有机会参加航空公司面试,面试上了就走了。”
对此,北物资大兴教学部的招生人员向笔者解释,学生在校期间可参加航空公司面试,如符合条件就能提前离校参加实习。大三结束时如还未找到实习或工作,学校就会统一推荐,“因为大四不上课,是带薪实习”。
笔者在北物资大兴教学部主楼大厅看到三块印着已就业学生照片、但未标明具体就业年份的宣传板。宣传板显示,共30余人分别进入3家航空公司。
“大一时班上共40多人,现在大二了,约5人通过面试去了航空公司,另有10余人退学或转学。”北物资大兴教学部一名学生向笔者透露,目前他所在班级还剩20人左右,全年级共3个班。
在发现类似情况后,2012年下半年,希望能尽快解决就业的关云办理了退学手续。
笔者辗转获得了该专业2011年入学协议,协议中,北物资大兴教学部职责之一是协助“乙方”考察用人单位,安排学生参加用人单位面试,面试通过后协助学生办理就业相关手续。
“从专本班第四学期开始,在丙方(指学生)专业技能培训达标的条件下,乙方进行优先就业工作;就业原则:面向各大航空公司,本着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推荐工作,给每人以均等机会。”协议规定“乙方”的职责。
此处的“乙方”,指的是“北京市总工会人才服务中心就业培训基地”。笔者了解到,北影职教部2013年、大兴区另一所“航空院校”2011年的入学协议均与该机构相关。“这家机构是监管大学生就业的。”北物资大兴教学部一名招生人员称。
“北京市总工会人才服务中心就业培训基地”究竟是一家什么机构呢?
笔者在北京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官网上查询,发现并不存在有上述称谓的事业单位法人。名称相近的有“北京市总工会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北京市总工会人才服务中心)”,宗旨是“为人才流动提供中介服务”。
笔者随后以求证所签协议的真实性为由,向北京市总工会职业介绍服务中心职业推介部咨询。一名李姓负责人表示,该中心2003年注册时确实提供职业介绍服务、人才服务两项业务,人才服务指的是举办招聘会等业务,但进行得相对较少。
“到了2010年,人才服务中心已经停止经营。” 李姓负责人告诉笔者,中心从未与北物资大兴教学部签订此项协议,“(协议)不是真的,肯定不是。你去问问学校,是不是学校也被蒙蔽了?”
中心培训部的另一名工作人员透露,该基地曾被人冒用名义,存在一些争议,后已停止运营。“怎么现在还有人打着这个旗号?”她惊讶地说。
笔者检索发现,公安部网站曾于2009年发布消息,称北京警方于当年2月发现,某犯罪嫌疑人假冒“北京市总工会人才服务中心就业培训基地”名义私刻公章,声称受中国航空运输协会、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等单位委托,代理培训并安排学员从事票务、货检工作,“被骗培训学员达600多人,多数为应届大中专毕业生。”
“报名学员需交纳1.3万元至数万元不等的培训费,并签订就业安置协议,培训3个月后即可安排相关工作。但学员在交纳培训费后,该‘培训基地’并未按照就业协议履行就业安置工作。”该消息写道。
实习生 卢义杰 乔亚楠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5月13日 07 版)
信息来源:2013-05-13《中国青年报》
http://zqb.cyol.com/html/2013-05/13/nw.D110000zgqnb_20130513_2-07.htm
版权所有:北京艺考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20016659号-1
×
专属艺考规划服务